为助力儿童成长、营造全民阅读氛围,近日,九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志愿服务队联合鹰潭市月湖区东湖街道白马社区、南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隆重举办 “传递书香,播种希望”——“天生我材” 读书汇活动。这场融合童话魅力与诗词底蕴的文化盛宴,通过沉浸式阅读体验与亲子互动环节,为社区注入浓厚书香气息,展现了高校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。

童话长廊:在奇幻叙事中叩响成长之门
活动现场,志愿者们以多元童话文本为载体,构建起充满哲思的成长课堂。刘致远志愿者手持《草房子》插画本,在金黄稻草纹路的书页间,娓娓讲述桑桑为杜小康捡风筝的故事。当一年级学生林小满喊出 “要分享铅笔盒” 的童言时,讲台下掌声雷动,志愿者向孩子们赠送的草房子书签,将勇气的寓意系入童年衣襟。

包勇志愿者带来的《狼王梦》绘本分享,则引发了关于生存法则的热烈讨论。“紫岚咬断受伤儿子喉管是善是恶?” 面对这一深刻命题,三年级学生王浩宇抢答 “狠心却教会生存”,牧民阿爸感慨 “城里娃也懂狼道”。狼爪图腾书签在灯光下闪烁,隐喻着野性与母性交织的生命秘语。

原创绘本《孤独的小螃蟹》则开启了独特的生命教育。沈学艺志愿者通过小螃蟹寻找 “直走秘诀” 的旅程,告诉孩子们 “独特弧度也是美丽”。随后的彩笔创作环节,孩子们的 “圆圈舞螃蟹” 画作让现场化作色彩海洋,传递出接纳差异的成长智慧。

经典童话《皇帝的新衣》以情景演绎形式焕发生机。项佳峰志愿者邀请孩子扮演角色,当 “小男孩” 喊出真相时,全场在笑声中沉思。“真话气球” 环节里,孩子们写下勇敢说真话的经历,让诚信的种子随气球升空。

科学与诗词共鸣:跨越想象与情怀的阅读之旅
钟淑婷志愿者带来的《地心游记》分享堪称科学幻想的盛宴。她手持地质锤模型敲击讲台,模拟 “地球一万英尺下的心跳”,岩浆奔涌的投影与矿灯插图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地心冒险。当讲到主人公被漩涡卷走时,有女孩抢答 “可用浮木当筏子”,火山模型的碰撞声中,科学探索的火花在童心中迸发。

活动尾声的诗词高潮令人热血沸腾。刘致远志愿者手持竹简朗诵稿,带领全场齐诵《沁园春・雪》。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 的豪迈解析中,孩子们稚嫩嗓音与家长浑厚声线交织,将家国情怀融入琅琅书声,在实践站大厅久久回荡。

书香接力:从阅读到生活的无限延伸
活动特别设置 “图书漂流角”,孩子们从社区书架挑选闲置书籍交换,并在便签写下 “这本书教会我……”。泛黄的书页间,《草房子》的勇气、《狼王梦》的思辨随文字漂流,让阅读感悟在社区居民手中传递。

当暮色渐沉,实践站的灯光映着孩子们捧着新书的笑脸,这场融合童话温暖与诗词力量的读书会,正如一颗种子,在社区土壤里播下希望的嫩芽,等待书香遍地的明天。

青春担当:“三下乡”志愿者的双向成长
此次“天生我材”读书汇活动是实践育人的生动课堂。志愿者们用声情并茂的讲述激发阅读兴趣,以创意互动设计促进文化交流。“当看到孩子为《地心游记》两眼放光时,真切感受到知识传递的力量。”志愿者刘致远坦言。这场活动既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践行责任,也通过搭建高校与社区的文化桥梁,在奉献中实现了自我成长与价值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