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为党育人守初心、立德树人担使命,牢固树立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建设理念,筑牢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为契机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加强青年教师培养,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,鼓励学生考研深造,学院在课程建设、教学团队、教学成果、学科竞赛、学生考研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
校企合作,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
材料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,专门成立了工作组,学院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,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,各教研室主任、教研科、办公室、实验室、学生科负责人担任成员,先后召开了应用型转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启动会、人才培养方案审核会、应用型人才培养修订专家论证会。最终确定了材料学院应用型转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,即借鉴我院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经验,采用“3+1”的培养模式,即在校学习时间为三年,在企业参加各种实训和做毕业设计的累计时间为一年。《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导读》、《焊接方法与设备》、《焊接结构》、《焊接检验》和《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》5门课程采用企业和学校联合授课的双导师制。
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论证会
抓好青年教师培养,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
学院制定了《授课计划》、《教学大纲》、《教学设计》、《教案》、《课件或板书设计》规范性要求。教案、教学设计、课件或板书设计均需完成80%以上,开学第一周检查。
学院把青年教师站稳讲台作为常规教学检查工作,由院领导带队、学院教研室主任及无课教师、教研科老师参加,举行了王丽芳老师教学公开课,分别听取了新引进博士曹明的《先进复合材料》,张梦贤的《传热学》课程、宋国城的《模具寿命与材料》,李聿军的《机械工程材料》课程、许欢的《机械工程材料》课程、马世方的《机械工程材料》,余健的《材料的腐蚀与防护》课程、林明的《材料物理化学》,并进行了集体评课,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。
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,成绩明显
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,荣获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银奖1项;第六届江西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金奖1项、银奖2项、铜奖1项;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三等奖1项;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;2021年江西省先进成图大赛二等奖1项;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、3等奖1项;第五届江西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、3等奖5项。
团队建设和教学研究成效明显
学院积极申报国家级、省级一流课程和教学改革等项目。2021年《机械制图》已通过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,《材料科学基础Ⅱ》等3门课程荣获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立项,材料成型专业教学团队获批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立项,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绩斐然,荣获江西省教学改革重点课题1项,一般课题1项,由我院教师杜大明、李养良参与的《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人才核心能力培养“1+3”模式探索与实践》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材料成型专业教学团队成员
学生考研工作成绩显著
学院学生管理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为统领,注重良好学风建设,不断营造考研氛围,努力为国家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。2021届本科毕业生139人,40人考上研究生,其中2人被东北大学、重庆大学985高校录取,19人被上海大学、云南大学、南昌大学、海南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、太原理工等211高校录取。
2022届本科毕业生168人,56人考上研究生,其中35人被东北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、上海大学等985、211高校录取,录取研究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3.33%,较去年稳步提升。
“党建+天生我‘材’”大讲堂激发了学生的学术热情
学院充分利用博士教师人数较多的优势,定期举办“党建+天生我‘材’”大讲堂,该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在立德树人中的带头作用,锻炼提升党员教师讲座能力,展示其学术水平,引导其做“四有好老师”,做学生的“四个引路人”,做到“四个相统一”,激发学术兴趣,营造良好的院风学风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努力学习,成人成才。活动主要内容:面向全院师生结合个人求学、工作经历和研究情况,宣讲国家重大发展战略、分析国家“卡脖子”技术、普及国内外最新科技前沿、分享个人成长感悟与学术成果、解读学科专业与就业发展方向、解读各类项目和学科竞赛政策等。目前已开展了4期。
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重视本科生双创能力、科研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,深化校企合作,以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为目标,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,更好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